热熔胶枪系列 首页 > 产品展示 > 热熔胶枪系列

变电站信息传输中GOOSE和SV的含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9-28 14:46:01   来源:大鱼游戏    阅读:1 次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是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它是IEC61850中的一种快速报文传输机制,用于传输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重要的实时性信号,包括传输跳合闸、联闭锁等多种信号(命令)。GOOSE采用网络信号代替了常规变电站装置之间硬接线的通信方式,大大简化了变电站二次电缆接线,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

  其在过程层应用的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能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主要依赖于各智能设备的通信解决能力以及GOOSE网络的组网方案。

  SV(SampledValue)是采样值,它基于发布/订阅机制,交换采样数据集中的采样值的相关模型对象和服务,以及这些模型对象和服务到ISO/IEC8802-3帧之间的映射。

  为保证全网设备和系统的时间一致性以及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站内必须配置满足规定的要求的时间系统。时间同步技术分为3类: ①同步脉冲方式。同步脉冲由统一时钟源提供,在现场应用较多的是基于北斗/GPS的变电站统一时钟。②简单网络时钟协议(SNTP)方式。SNTP是使用最普遍的国际互联网时间传输协议,也是DL/T86...

  变电站对时系统方案:变电站内配置一套全站公用的时间同步系统,高精度时钟源按双重化配置,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标准授时信号进行时钟校正。时间同步系统可以输出SNTP、IRIG-B(DC)(串行时间B码)、1PPS(秒脉冲)等信号。站控层设备宜采用SNTP对时方式。间隔层、过程层设备是采用IRIG-B、1PPS对时方式,条件具备时也可以...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智能变电站对网络交换机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当交换机用于传输SV或GOOSE等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信息时应采用光接口;当交换机用于传输制造报文规范(MMS)等信息时宜采用电接口。传输各种帧长的数据时交换机固有延时应小于10μs。全线速转发条件下,丢包(帧)率为零。交换机应支持VLA...

  Q/GDW441—2009《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规定: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如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满足保护对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直接采样是指智能电子设备(IED)间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而以点对点连接方式直接进行采样值传输,直接跳闸...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遵循以下要求: (1)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设施应能处理有几率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2)两套...

  站域控制是指通过对变电站内信息的分布协同利用或集中处理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功能的装置或系统,其可行性依赖于网络通信和CPU解决能力。站域控制的功能应实现站内自动控制装置(如备自投、母线分合运行)的协调工作,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 ...

  全景数据是反映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态、暂态、动态数据及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图像等数据的集合。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的作用为: (1)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能够解决传统变电站存在的应用系统众多、信息孤岛林立等问题。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可以统一和简化变电站的数据源,形成基于同一断面的唯一性、一致性基础信息,以统...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标准先行、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改造内容如下: (1)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通过改造,实现一次主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建模标准化,信息传输网络化,高级功能和辅助系统智能化。一次系统改造方面,对变电站关键一次设备增设状态监测功能单元,完成一次设备状态的综合分析评价,分...

  第一阶段开展了两批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 (1)第一批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共安排7个试点站。新建智能变电站4座,包括湖南金南110kV变电站、江苏西泾220kV变电站、东北电网长春南500kV变电站、陕西延安750kV变电站。变电站智能化改造3座,包括河南金谷园110kV变电站、山东午山220kV变电站、...

  智能配电的发展目标是充分的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电力电子、数字控制、通信、信息和传感器等技术,实现配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使配电网可靠性、运行效率、供电质量和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详细的细节内容如下:在建设坚强配电网的基础上,加强关键设备研制攻关,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1)配电网规划。主要研究基于不同供电可靠性需求的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研究满足自愈性要求的配电网网络结构、开关设备优化配置原则,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考虑多目标性和不确定性的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研究满足在线规划、多约束条件优化的配电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 (2)配电设备智能化。主要研究一次...

  建设智能配电网,应综合应用先进自动化、信息、通信等技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实现减少配电网故障、延长设备寿命、确定资产更换顺序和降低配电网改造投资等目的。 建设智能配电网应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总框架的要求内,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分三阶段推进: ...

  配电网自愈是指配电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出系统故障、对系统不安全状态进行预警,并进行一定的操作,使其不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或将其影响降至最?E涞缤淖杂辛椒矫娴暮澹?①系统故障后,自动隔离故障并自动恢复供电; ②系统出现不安全状态后,通过自动调节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1)简易型方式。适用于单辐射或单联络的配电一次网架或仅需故障指示功能的配电线路,对配电主站和通信通道没明确的要求。 (2)实用型方式。适用于通信通道具备门槛,配电一次设备具备遥信和遥测(部分设备具备遥控)条件,但不具备实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功能条件的地区,以配电SCADA监控为主要实现功能。